当前位置:学术交流

老船不老,仍能老桩发新芽

日期:2021-05-17 来源:江苏港航高质量发展论坛汇编


老船不老,仍能老桩发新芽



刘迎雨

张家港港务集团有限公司船务分公司 江苏 张家港市  215633

摘 要:作为一些略具规模的港口,十之八九都有其配套设施,港作拖轮便是其一。然而,因为港作拖轮作业的特殊性,其管理并没有一以贯之的方法,大都依托于传统做法以及一些法规规定等。这也导致很多港作拖轮的文化,仍然处于一种“江湖”文化,有待于通过深究细挖找办法加以引导,有待于通过优化细化管理让员工有获得感、认同感,有待于通过制度化、人性化管理让员工有满足感、幸福感。尤其是一些有历史、有规模、有国企背景的拖轮公司,更应对此积极探讨,结合生产、安全,利用自身资源,从中挖掘出更多可能。这里,张家港港务集团船务分公司只是针对如何合理使用老龄船舶,提一些观点,谈一些看法,用以交流。

     关键词:港作拖轮、人性化管理、老龄船舶

 

引言:随着近些年港口的快速发展,因市场需求,许多拖轮公司也跟着不断壮大——从原先的一两艘增至七八艘,因服务升级——当年的常规拖轮也大多变成了全旋回拖轮。与此同时,许多全旋回拖轮也已迈入老龄行列(全旋回拖轮的设计年限通常20),无论在安全、服务或者使用率方面都不能和新拖轮同日而语。但是,一艘新拖轮的造价又极其昂贵——通常3000马力的国产拖轮造价都在2000万以上,因此,这些老龄船舶无疑成为公司的眼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同理,伴随着港口的发展,拖轮公司的壮大,当诸多拖轮面临老旧之时,许多船员也步入老龄化,南京、南通、张家港等一些初具规模的拖轮公司,或多或少都存在着60后的老同志。客观而言,他们在企业的发展中都曾经淌过汗,流过泪,但因年龄故,加之作息时间长期不规律,不少人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微恙小疾,比如,驾驶员视力的退化,轮机员行动的迟缓等。这样的身体素质注定难以胜任快节奏的作业任务。再者,从马洛斯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说,现在也有部分员工不是简单的以经济杠杆,就能撬动其积极性,他们工作同样认真、同样负责,但需要一种悠闲的状态。

1 老龄船管理面临的困难

老龄船系统设施处于技术性能变化较快和结构性功能弱化阶段,常常伴有突发性事故隐患。此外,老龄船在日常管理中还有如下突出困难。

1.1维修经费减少

相对来说,受成本限制,技术部门一般对于老龄船的维修保障经费投入较少,造成了维修与保障的直接矛盾,如何利用有限经费,最大程度地保障船舶设备安全,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1.2备件采购困难

老龄船设备(尤其进口设备)的各类备件很多已经不再生产,在市面上很难找到合适的备件,这给船舶设备的保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备件的管理与保障应重点关注。

1.3岗位人员流失与考核分配的矛盾

老龄船的管理需要加大轮机人员巡查力度,并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做好重点记录。通常情况下,一方面,由于配员相同,使用率降低,导致人均考核分配下降;另一方面,由于生活环境、设备等方面的落后,也让大家留在老船的意愿性不强,尤其是一些技术性岗位,大家更倾向于相对优越的船舶。

2 老龄船的优化管理

2.1 如何辩证地认定老龄船

作为企业,并非简单地根据船舶年限去认定一艘老龄船,有的船老当益壮,有的船未老先衰。所以,老龄船舶是一个相对概念,从企业的角度来说,需要从国家政策、船舶工况、公司规模、作业需求等多方面去考量。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环保的重视以及船检力度的加大,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老龄船可以越来越年轻。

2.2 如何让老船“养老”

老龄船舶的特点是,设备旧,隐患多,整改难度大。所以,在人员配备上,无论驾驶、机舱、水手,应以老同志为主,岗位精简,以其专业的能力、丰富的经验弥补船舶自身之不足,即使有意于此的中年员工,也务必责任心强、技术过硬。同时,在生产方面应当让其充当备用的角色,处于替补的位置。

2.3 如何让老船新用

因为老龄船存在隐患多,故障发生概率大的特点,所以,我们不妨利用老龄船舶需要勤检查、多保养的机会,加强年轻轮机技术人才培养,充分利用资源,立足老龄船实际,采用岗位轮换、集中学习、现场交流和人员内训等方式,加强轮机人员专业知识的补充学习,全面提高轮机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拓展轮机人员的知识层次,提高轮机人员动手实践和排除故障能力,提升轮机人员船舶设备管理和使用的能力,为更好地提升老龄船寿命和经济效益提供技术保证和人才支持。

2.4如何合理分配,体现老龄船船员价值

当前,大多国企都遵循着按劳分配的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同时,为了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多数企业采取了计件考核的办法——具体到拖轮行业,也就是以航次或作业艘次进行计量。对此,我们可以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采取精简岗位,人员分流的办法,将部分船员安置在作业繁忙,任务繁重的船舶。如此有三个好处:      第一,增加了老龄船船员的出勤时间,但却减少了他们作业时间,这样更符合他们的身体条件;第二,解决了其它船舶人员紧张问题,缓解了他们的工作压力;第三,可以通过公司相关制度,平衡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收入。

3 成效

近两年,我港张港11(1975年日本制造)拖轮正是按照以上思路,将原有的13人精简到8人,将3个班次删减到2个班次。从实际效果来看,我们通过引航、代理、码头等数据共享,通过AISVHF等现代通讯定位系统,对船舶进行合理调度,基本上让这些老员工实现了朝九晚五的节奏,同时,我们通过单船成本、投入与产出等方面的核算,去年该船人均创造的产值却是大幅提升。

4 总结

我们通过深调查、细研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利用企业自身资源,探讨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对老龄船舶的管理进行了深度优化,其中主要的创新点如下:

1)让部分船员,特别是面临退休的船员,实现了从轮班、倒班的状态向常日班状态的转变,让他们为曾经的青春付出而无悔。

2)为部分年轻轮机员提供了学习平台,锻炼了他们的业务水平。

其实,对于老龄船舶的一些管理,我们仍在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中,希望船舶的更新与船员换代能尽量做到步伐一致,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我们也希望看到,很多时候,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并不冲突,我们要让人看到制度的无情,也要让人看到人性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