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分会新闻

宿迁港:长风破浪正当时 直挂云帆向“四海”

日期:2019-08-07 来源:江苏省交通运输厅门户网站

             宿迁港:长风破浪正当时 直挂云帆向“四海”


     

image.png 


       港口是最大的资源,充分发挥内河港口物流运输优势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途径之一。针对宿迁长期处在全省经济发展的洼地,和不靠江、不临海的现状,只有充分依托港口资源,实现连江通海、借港出海,才能进一步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实现洼地崛起

近年来,宿迁市积极响应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沿海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全力推进对外开放,依托京杭大运河“黄金水道”,规划建设运河宿迁港产业园及中心作业区,初步实现了通江达海经济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


绘就蓝图,高标准建设宿迁港中心港区中心作业区


 2010年8月,《宿迁港总体规划》获得省政府批复。根据规划,宿迁市在京杭运河右岸洋北镇境内先后建设了宿迁港中心港区果园作业区二期码头和洋北作业区码头。特别是洋北作业区码头的建设为宿迁临港产业、水运物流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洋北作业区码头设计通过能力 642 万吨/年,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10万标箱。洋北作业区码头于2015年8月启动建设,总投资5.1亿元,占地528.6亩,岸线总长1586米,共有12个2000吨级泊位,2017年3月24日通过交工验收并投入试运营。2018年6月15日通过竣工验收正式投入运营。已经成为千里运河上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内河码头之一。

 2019年7月,《宿迁港总体规划(修订)》获得省政府批复,修订后的规划将原果园作业区与洋北作业区合并为中心港区中心作业区,为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降本增效,依托中心港区建设临港产业园


宿迁港中心港区果园作业区二期码头建成后,宿迁市委市政府敏锐察觉到,依托港区发展水运,利用黄金水道能快速有效对接沿江和沿海等经济带,必将开辟经济增长的新高地。

2013年11月,为解决宿迁市物流成本较高,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宿迁市委市政府毅然决定建设运河宿迁港产业园,园区总体规划面积45.3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21.1平方公里,同时也是该市物流“十三五”规划的“一核五区多节点”中的唯一核心区。五年来,园区在港口、仓储、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总投入近54.31亿元,形成以七里大道、港城路等为主的“三横三纵”主体路网结构,核心区基本实现“八通一平”,夯实了基础载体,逐步成为全市新的优势载体和发展高地。园区先后获批中国建材园区20强、省级绿色建材先进制造业基地、省级示范物流园区、中德(宿迁)环保高新产业园、全国首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宿迁港海关监管场所和检验检疫工作点相继入驻。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依托优质的载体,园区实施大招商,瞄准国内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全力抓好招商选资、招大引强工作。一大批质态好、效益高的项目纷至沓来。截至目前已经有大亚圣象、恒通科技、冠牛木业、康美新材、置信智造谷等20余个大项目落户园区,固定资产投资超110亿元。其中,投资20亿元的大亚圣象(股票号:000910)家居产业园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开创了 “大亚速度”。投资30亿元的申龙客车项目已基本完成征地拆迁,正在和投资方接洽后续工作。恒力国际时尚服装产业园、福汇纺织、温创产业园等也在积极推进之中。


效益初显,核心物流和集装箱运输发展迅猛


港口建设和现代产业园建设实现了相互促进和良性互动。宿迁港中心港区洋北作业区自2016年12月31日开港以来,运营情况一路攀升。

港口已与中远海、中外运、安通控股等公司达成用箱事宜,开通了宿迁—太仓、宿迁—南京、宿迁—扬州(上海)、宿迁—连云港航线,每周16个航次,填补了宿迁市区水路集装箱运输的空白。

已与30家企业签订散杂货装卸合同,实现250余家企业的集装箱从港区装卸。开港以来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3万标箱,港口货物周转量1600万吨,2019年1-5月已入驻仓储运营企业4家,仓储出租面积2.4万平方米,集装箱吞吐量22949标箱,港口货物周转量325万吨,分别同比增长96.6%和12.7%。

重点打造的传化公路港运营良好,项目占地377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一期开港运营,截至2019年5月传化公路港共完成货物周转量170万吨,新引进淮安易而达供应链管理公司,新开通省级干线22条,通过传化公路港全国节点平台互联互通规模优势,覆盖全国300多个地区级城市货运分拨配送。未来,随着铁路专线建成使用,一个便捷高效“公铁水”多式联运的物流模式正逐步形成,宿迁现代物流核心区正呼之欲出。


高效治污,打造低碳环保、绿色生态港口


宿迁港中心港区洋北作业区打造之初就将绿色生态和低碳环保作为首要目标之一,践行“环保是港口生命线”的工作理念,与港口及园区同规划、同部署、同建设、同考核。

   一是加强污水处理防治。港口生产运营中污水主要为船舶油污水、船舶生活污水、港口雨污水等。针对船舶油污水,水路执法部门负责监管,统一要求装置油水分离处理器,未安装的船舶不予年审;油污由海事部门专用船舶进行统一回收,再送至指定地点处理。

 针对船舶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问题,生活污水由港口统一收集,生活垃圾投放到指定的垃圾箱。

 针对船舶柴油电机排出的尾气问题,港口要求其进行无动力停放,船上所需的生活用电均使用港口提供的岸电系统供电,避免船舶长时间使用柴油发电机供电,给水体造成污染。2018年,港口公司共投入120余万元,安装了18个岸电设施。

 针对雨污水可能会对水体造成污染问题,港口作业区在规划时,已将雨污水管道一次规划到位,并建设完成。污水统一收集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雨水均排放至雨水管道,经二级沉淀后再排放至河道中。

 同时,为从源头防止水体受到污染,在货物装卸过程中,港口做到“三不装卸”原则:可能会对水体造成污染的货物不装卸,可能会对大气造成污染的货物不装卸,存在安全隐患的货物不装卸。

 二是强化港区粉尘防控。加大源头管控与作业过程各环节管控,做好环保除尘设施的使用与管理。特别突出的是国电宿迁公司,加大资金和设备投入,提升煤炭装卸作业控制,总投入超亿元用于装备新型装设抑尘装置的卸船机,做到了既高效又除尘。同时,加强煤水处理,收集含煤废水后,通过泵输入处理系统的混凝、沉降、过滤过程,最终达到环保和重复循环利用。

三是加强严格的应急督导制度。建立各部门联动机制,重点是生态环境部门要严格督导检查,积极为港口环境治理提供指导和服务,确保重污染事项和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落实到位。


蓄势待发,宿迁中心港区物流谋求新跨越


 回首往昔,宿迁港中心港区洋北作业区港口经营不断取得一项又一项骄人的成绩;展望未来,港口及园区建设又站到了更高的起点。近年来,港口经营发展非常迅猛,特别是集装箱运输增速很快。2018年,实现集装箱吞吐量超过4万标箱, 2019年上半年已经超过3万标箱,比去年同期增长80%以上,在全省内河港口中已超过国家主要港口无锡港,仅次于淮安港。为更进一步提升港口物流发展水平,加快港口建设,提升港口综合枢纽地位显得异常迫切。

 目前拟建的宿迁港中心港区中心作业区三期码头项目已完成预可研审查,正在进行可研报告编制。港口铁路专线完成相关前期资料准备,正在进行市铁路专项规划审查、预可研发改报批。《宿迁港总体规划(修订)》为中心港区中心作业区的发展预留了充足空间,规划岸线长度3公里,全部建成后通过能力将超过1500万吨。随着运河宿迁港三期工程以及二类水路口岸创建工作的进一步加快,“公铁水”联运优势以及完善的集疏运网络将全面形成,不仅能够有力地服务宿迁本地经济,也将辐射到苏北其他、皖北、鲁南等宿迁周边地区,极大提升宿迁的对外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