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证咨询

强化协同理念 提升交通运输治理能力

日期:2021-02-07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2021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紧紧围绕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基本形成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交通运输治理格局,大幅提升行业治理效能。这对交通运输领导干部“强化协同治理理念,不断提升治理能力”提出了更为直接的要求。对此,交通运输领导干部应转变思想,强化协同治理理念,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努力成为懂治理、能治理、善治理的行家里手。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在多元化、信息化时代,政府治理所面对的问题普遍具有超越单一部门、单一区域的弥散性特征。好的治理,即良治、善治的达成,必须超越封闭型行动结构,形成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协同治理格局。协同治理的本质是要求政府进行公共参与和处理公共事务时,具有全局意识和系统思维,实现和其他政治行动体之间的关系协调,减缓或消除政治行动体之间的隔阂冲突,实现共同行动、资源共享,以较低成本实现各方共识达成和长远利益的维护,构建持续动态的多赢合作局面。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交通运输要努力当好现代产业体系协调发展的坚实支撑、内外经济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纽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保障基石、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共同富裕的开路先锋。这意味着,在新发展阶段,交通运输作用发挥必须具有协同性,能够与市场体系、产业体系、社会公正体系、金融支持体系、生态文明体系等协同发挥作用,形成系统合力。这要求交通运输领导干部应具备协同治理理念,要认识到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能够结合时代背景对交通运输治理面对的多元化协同主体和要素有清晰认识,主动作为,“内外上下”整体化统筹,搭建起行业协同治理网络,加快提升交通运输治理能力。

强化对协同治理理念和方法论的理解。从理念层面,协同治理要求领导干部对交通运输发展所依存和服务的经济社会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有着清晰和理性的认知,并且具备不断更新两种认识的意识和能力。一是对交通运输工作涉及的多元利益和行动模式要进行不断观察和明晰认识。二是能够不断调适自身行为,在不同利益主体间建构动态均衡。从方法论层面,协同治理要求领导干部具备系统思维的意识和能力,能够从系统层面思考行业发展和具体工作领域中的问题,从意识层面强化对有效处理好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以及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重要性的理解,能够统筹发挥好各方力量,综合运用好行政、技术、经济、法律、宣传等手段,做到党委(党组)领导下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互相协调,合力发挥作用。

强化跨领域协调沟通的能力。加快构建高效率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需要行业领导干部具备跨界思维,能够引导和组织跨领域沟通与合作。这要求行业领导干部在领导力层面要具备外部意识和开放意识,具备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持续的学习能力。尤其能够克服分权后扁平化组织沟通体系带来的信任和沟通困难,打破信息壁垒,引导利益主体间形成信任,从而建构协同治理网络和治理框架。

强化有效管控冲突的能力。协同治理要求领导干部树立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化解治理过程中的各类风险隐患。当前,在多元化利益格局下,交通运输治理的公共性愈发凸显。早就不能就交通论交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公共性治理问题越来越多。例如:互联网新业态治理,货车、出租汽车和网约车司机群体稳定工作都牵涉到行业和社会安定大局,容易产生连锁反应。对此,行业领导干部不仅必须具备引导各方形成协同合作的能力素质,还要能够进行有效的冲突识别和冲突管理。这要求行业领导干部能够搭建平台,引导市场、社会各方进行平等、公开、理性的对话、交流和协商,建构利益“缓冲区”;应具备风险预测、风险评估的意识与能力,能够有效识别治理过程中由于不同利益方认知差异、信息沟通等问题带来的潜在冲突、不同冲突链之间的关系和潜在转换风险;应着力学习应对和处理复杂利益冲突的专业知识,关注矛盾焦点问题背后的群众共同利益关注,强化应急处突的决断力和担当力。

强化利用新技术开展协同治理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目前看,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兴起都为交通运输协同治理所依托的开放信息环境提供了技术保障,能够大大减少信息沟通成本,促进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参与治理,协作解决治理难点问题。如通过对电子政务平台的打造,能够有效促进政府与社会沟通的透明化、有序化,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信任问题。再比如,在共享单车的治理中,“电子围栏”技术的采用,对于共享单车的规范管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行业领导干部应充分发挥社会专业力量作用,把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提升行业协同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有序有力有效推动数字政府和整体型政府建设。

作者:隋斌斌;作者单位:中共交通运输部党校)